今天是:

新闻发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发布 >> 正文

以赛促教强技能,铸魂育才守初心——第六届上海虹口新产业发展职教集团暨2025年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现场比赛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5-10-28    作者:教务处 郝聪睿     来源:     点击: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师教学能力与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第六届上海虹口新产业发展职教集团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暨2025年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现场比赛于10月23日下午成功举行。本次大赛采用“教学能力”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双赛道并行模式,呼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对教师“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要求,为全院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为保障比赛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学院特别邀请沪上职教领域多位资深专家组成评审团,专家们的莅临点评指导,为比赛的专业性与公正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集团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比赛,上海虹口新产业发展职教集团副理事长、秘书长/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建柳,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锋,集团副秘书长/学院副院长朱清清,学院工会主席、组织人事处主任杨柳,教工部主任、上海虹口新产业发展职教集团副秘书长尚晓萍等共同出席。

精心筹备,规范先行

比赛伊始,教务处组织召开了专家预备会。会上,教务处主任龚丹向各位评审专家详细介绍了参赛作品概况、系统说明了比赛流程、细致解读了评分规则。通过充分沟通,确保评审专家全面掌握评审要求,为赛事的专业性、规范性与公平公正奠定坚实基础。

隆重开幕,寄语未来

开幕式上,全体参赛教师、观摩人员及评审专家共同回顾了各参赛团队数月的的备赛历程,从课程内容的反复打磨、教学方法的探索,到思政元素的融入、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每一步都展现出南湖职院教师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执教精神,也体现了学院对提升教学质量的坚定决心。

上海虹口新产业发展职教集团副理事长、秘书长,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建柳为大赛致辞,她强调教学能力与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希望教师们以赛促教、锤炼内功,希望全体教师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将比赛中的创新思路与实践经验转化为日常教学的动力。

双轨竞技,各展风采

开幕式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教学能力”两大类别比赛在分会场同步开展,参赛教师与团队结合专业特色与课程实际,各施所长。

巧融思政元素,实现 “无痕育人”

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类比赛赛场,5位展示教师以“说课”的形式,阐述如何将思政元素如“盐溶于水”般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打破“思政与专业两张皮”壁垒。

智慧商旅系部的曹君老师,在《直播选品与运营》课程中,围绕“三江早春茶”,以“商德、商道、商术、商行”为主线,设计试运营-真运营-优运营的教学流程,融入乡村振兴、文化自信、守法诚信思政要素,将知识传授、技能锤炼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

智能汽车系部的郝磊恒老师,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课程中“智能汽车环视系统自动化标定”模块,借助国产上汽自研技术,通过对比传统棋盘格与自动化标定方法,凸显国产技术在效率与精度上的优势,融“数据诚信即安全责任”,强调精准标定数据对智能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性,实现技术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激发学生对国产汽车技术的自信与认同。

基础教学部的许健老师,面向全体一年级学生,阐述了在公共基础课《信息技术》中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进制转换。提出“三融三适配”设计方法,通过跨专业案例展现进制知识的通用价值。

数字创意系部的林娜老师,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中,以非遗香道项目为载体,构建文化传承+技术应用+职业素养三融合育人路径。通过“文化解构-技术转化-物料落地”三阶工作流,将工匠精神、科技伦理等思政元素深度融入PS调色、AI生成等技能训练中。

健康护理系部的吴洋林老师,以“三寓三式—五化五式”为路径,在《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将价值引领深度融入婴幼儿行为观察,围绕“幼儿进餐行为观察”典型任务,通过情景导入、模拟实操、案例研讨等环节,嵌入仁爱之心、科学精神、文化包容等思政元素。

教师展示结束后,本组评审专家陈敏、滕跃民、戴红梅从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契合度、育人目标的达成路径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帮助教师进一步厘清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明确后续改进方向。

聚焦实战教学,展现团队育人智慧

在教学能力类比赛赛场,4支参赛团队依据赛制,依次完成教学实施报告汇报、无生授课、抽题答辩和评委问答。

健康护理系部的夏凡林、唐静怡、沈玲、孙洁四位教师首位出场。她们的作品《帕金森病老年人的健康照护》以老年健康照护为核心,围绕帕金森病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与照护需求,全面覆盖生活照护、基础照护与康复照护等模块,融入“AI+智慧养老”,灵活运用虚拟仿真、三维动画等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直观性与互动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由程月华、尹玉乾、周福振三位教师组成的团队,带来的参赛内容是《思想政治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面向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以“学会学习”和“规划生涯”为核心,突出基础课服务学生专业发展的职业教育特色。采用“议题式教学”设计“两课型三阶段四环节”策略,推动学生素养内化,注重知行合一、学专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职业成长。

智慧商旅系部,曹君、邹文俊、杨楚瑶、高幸成四位教师带来的《多平台直播实战》作品,基于“产业学院+创业基地”的直播电商课程改革实践。以茶文化为载体,通过试运营-真运营-优运营的递进式流程,引入星链智能体赋能教学,构建动态化、成果导向的评价体系,并将以茶育君子、以商行大道的思政主线贯穿全程,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与文化素养,形“专创融合、数智赋能”的教学新范式。

智能汽车系部,罗勇、徐之立、郝磊恒三位教师呈现的参赛内容是《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故障诊断》。团队聚焦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岗课赛证”育人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架构,以“车辆无法充电”等典型故障设置真实任务。依托产教融合基地与“5G+XR”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构建“理-虚-实”课堂,采用“三阶段八环节”,引导学生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转变。

展示结束后,四位评审专家余剑珍、鞠鲁粤、张军、陈丽娟分别结合各参赛教师的现场表现,从设计、实施、评价方面,围绕课程内容设计的广度与深度、数字化技术选择的角度、教学重难点的重要性、教学评价的可实施性考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也为各个作品的进一步提升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优化建议。

以赛赋能,聚力前行,推动教学质量再提升

本届比赛的成功举办,有效检验和提升了我院教师的教学能力,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是推动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教学探索永无止境,能力提升永在路上。学院将继续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激励全体教师将比赛收获转化为课堂教学的丰硕成果,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