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工作要求。3月28日至30日,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朱清清带队学生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赴浙江省安吉县开展为期3天的专题研学活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深化教师对“两山理论”的理解,探索“三全育人”实践路径。


今年正值“两山理论”提出20周年,“两山理论”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安吉县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通过生态修复、绿色转型,实现了从“矿山废墟”到“生态福地”的华丽蜕变,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此次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安吉经验,将进一步丰富学院“三全育人”实践模式,推动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在浙江宇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们围绕“全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题展开研讨。双方结合办学实践,部门职能分工,分享了“三全育人”在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校园文化中的渗透路径。通过案例分析与互动研讨,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三全育人”不仅是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更是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核心理念。

此次研学还是一场“三色研学”的绿色生态之旅,教师研学团队重点针对安吉绿色生态产业进行考察学习。在孝丰镇白杨村金鸡岭,教师们参观了当地网红露营地,开展“生态劳动教育”实践,体验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作劳动项目。通过亲手实践,大家认识到生态劳动不仅是劳动教育的新载体,更是培养学生生态意识、劳动精神的有效途径。这种“做中学”的方式,为探索“三全育人”实践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作为安吉生态文明的标志性建筑,余村景区“余村印象”零碳图书馆集绿色技术、文化功能与生态记忆于一体,教师们实地参观了该馆的竹木结构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光伏发电装置,深刻感受到“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余村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创产业,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作为世界落差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安吉县天荒坪水电站(江南天池)不仅是能源工程,更是生态文明的典范。教师们考察了电站的生态修复工程、科普教育基地,了解到绿色能源开发如何促进区域经济转型。电站周边形成的生态旅游带,年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生动诠释了“两山理论”的实践价值。



此次研学活动,教师们深刻体会到“两山理论”的真理力量与“三全育人”的实践价值。大家一致认为,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思政教育、专业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借鉴安吉经验,探索“生态+教育”“劳动+育人”等实践模式,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育人体系。
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研学活动,通过建立研学基地、开发课程资源,将“两山理论”与“三全育人”实践推向深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